欢迎阁下访问金火炬校园文化建设公司官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中小学专题网站|加入收藏|联系我们|在线咨询
企业微信平台
成功案例
免费400服务热线
当前位置: 简体中文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浅谈我校的校园文化布置

时间:2014-01-14来源:校园文化

 

相较于上次参观的印象,现在的范湖小学校园已经有了不少新改变,比如楼前原本裸露的泥丘上建起了花坛、草坪,广场栽上了几棵大树,旁边新建了一个宣传栏,等等。客观地说,绿化做得不错,但文化氛围则很淡薄。学校与其他单位区别的重要标识应该是文化气息,要让人一踏进校园就感觉有扑面的文化芬芳。学校学校,学之校,校园应该随处可见文化育人的痕迹,而这方面看来是我们范湖小学所缺乏的。
有人说,是不是在校园里贴几条标语,树两座雕塑就行了?这样的理解显然是肤浅的。学校文化的组成当然是多方面的,有显性的如校园建筑、绿化、校训宣传等,也有隐性的如规章制度、管理架构等等,还有更深层次的如校风、学风、教风,师生礼仪素养和习惯,以及道德品质等,这些因素都客观地成为学校文化有别于其他行业、其他学校的特有质素,就如人们常说的北大的学生爱国,清华的学生务实,复旦的学生才华横溢。一所学校经过多年的历史沉淀,学校的校容校貌尤其是教师学生会形成一定的传统,使得经过这所学校文化熏陶的人能带有这一学校某些特有的气韵风度,行走于社会人群。当然,这需要多少代人的持续不断的努力才行。当然,这样讲不是说当下的学校管理者就可以无所作为,不需要去建设劳作,相反,恰恰需要每一任校长每一位管理者持续不断地努力,才可能累积起学校厚重的历史文化,而作为范湖小学,虽有百年历史,却因为校园几度变迁,如今才并校新建了校区,教师的变更也多,外在的内在的文化都需要建设,这是摆在我们面前最现实也比较紧迫的问题。
当然,校园文化的建设首要的是先从外界的氛围入手,其次再从内部的制度管理入手,最后逐渐地进行文化内涵的完善充实和提升。不过,无论做到哪一步,都必须始终有明确的办学理念作指导,切不能脚踩西瓜皮,走到哪滑到哪。我认真地研读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促进教师、学生、学校和谐发展”,觉得这一理念是比较先进的,学校始终关注人,关注学生,关注教师,关注他们的成长进步,关注到成长的和谐,最终实现学校的发展。这是所有学校所应肩负的历史使命,作为学校管理者,可以以此时时对照自己的管理行为和方向,带动学校的进步和发展。学校的办学目标定位在“力求让每一位学生乐学、会学,健康、全面地发展,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这一观点我也能接受,虽然“合格”的说法有些欠妥,仍有着工业社会标准件的评价痕迹。但其中提到让学生“乐学”我很赞成。我始终认为学习的本质是快乐的,学习的本质是认识世界,而人与生俱来有着认识世界的浓厚兴趣和需要,只因为后天的人为因素,比如知识太难枯燥学习太辛苦,时间太紧或者受不到及时的鼓励等等,而使得学习成为学生的压力负担甚至梦魇。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独立性,让学生发现知识的奥秘,体验学习的乐趣,这是教育者责无旁贷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可以在校长室、校史室、教师办公室里以合适的方式呈现出来,如果校园有文化长廊,可以用一两个固定的版面呈现也行,能让教师学生和外来的客人家长都能明晰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方向。
如果说上述目标偏重于培养学生而未及其他,我倒觉得校园里应该有学校建设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仔细斟酌,用“花园 学园 家园 乐园”似乎更能明晰学校追求和发展的目标方向。“花园”一语双关,既指校园环境美丽,花团锦簇,又指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学校是“花”园。“学园”则是指学校是学习的专门场所,同时也指出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地方,其他任何活动行为包括教师的“教”都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这为以后推进“打造‘学’为中心的课堂”埋下伏笔。“家园”则显然是说学生“宾至如归”“爱校如家”,当然,首先需要老师爱生如子,真正地爱学生,学生才更会爱老师,爱同学,爱学校。“乐园”则是贯彻了“快乐教育”的教育理念,如前所说,希望学生不只是在“活动育人”的执行中玩得开心快乐,更应是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成功的乐趣,并能孜孜不倦沉潜于学习之中。
“花园”侧重于环境硬件建设,“学园”侧重于教育教学的理想追求,“家园”凸显“爱”的教育,“乐园”指向于学生的情感心灵。四者相辅相成,也相互渗透和补充,共同构建起我们理想中的校园形象。
三座教学楼如果加以适当的命名,就能使得它们不只是建筑,而是教育的载体,有思想,隐蕴着丰富的内涵。依据楼体的地理位置与情态,我觉得给两座红色的新楼分别命名为“弘毅”“博雅”,另一座年代稍久些的白色教学楼命名为“行健”。“弘毅”指宽宏坚毅。谓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取自《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朱熹对弘毅有这样的注解:弘,宽广也,毅,强忍也,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至其远。弘而不毅,则无规则而难立,毅而不弘,则隘陋而无以居之。弘大刚毅,然后能胜重任而远道。这实际上对学生作为读书人寄予了责任重大任重道远的厚望。“博雅”指学识渊博,品行端正。《学记》曰:不学博依,不能安诗。,大通也(《说文》)。君子安雅,“正而有美德者谓之雅。”(《荀子·荣辱》)。英国思想家约翰密尔对博雅教育的总结最为精辟:每件事都知道一点,有一件事知道的多一些。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考察了中国、美国、香港和台湾的博雅教育后是这样总结的,博雅教育在中国的普遍称为素质教育,美国称为Liberal Arts Education, 香港称为博雅教育,台湾通称为通识教育。虽然对博雅教育的叫法不同,但是各方面都一致认为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学校应该注重通识教育,提供人文训练,培养人文素质。我很赞同学生通识而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更应如此。“行健”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指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后面还有一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说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主要是教育引导学生自强不息。三座教学楼取意“博雅弘毅堪重任,行键笃实以致远”,希望学生能志向远大,博学多才,自强不息。
教学楼前一块区域是广场,取名阳光广场,希望成为学生各项阳光体育快乐运动的场所;另一块是绿坪,花草树木中间有一块空地,空地周围砌有石凳,中间有一棵树,早晨或是傍晚活动课,学生都可以憩坐其上,或诵读经典文章,或谈笑私语。据此功用,拟于中间树下置石,刻字“祝晨”。取意:1、提倡早晨诵读;2、提醒学生惜时,牢记“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的古训;3、祝愿学生如初阳晨光,未来会有美好前程。
教学楼与餐厅之间有一块草坪,是学校的足球场和篮球场,联系我校的武术特色课程,倒不妨将此处命名为“尚武”,与前面侧重于文化熏陶相对应,这里则倡导健体强身。崇文尚武,彼此应和,相得益彰。
至于教室,应有各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情况以及老师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思想,制定出班训来。我觉得“净静敬竞”四字就很好,很精炼地表达了卫生保洁、纪律、礼仪、竞争上进四方面的要求,还有老师提出“慧而明理,敏而好学”“我自信  我出色  我努力  我成功”“知识改变命运  学习成就未来”之类的,我觉得也不错。只要不是很庸俗短视的如“只有埋头苦读  才能出人头地”“ 静专思主  心仪名校”那些的,又确能激发学生明礼好学积极上进的,都可以。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宏大的工程,物质的、文化的、精神的各个层面都有。但是文化环境的布置往往是学校文化的提炼和结晶,人们往往通过校园的只言片语便能窥一斑见全豹,了解到学校办学者和教育者的思想和理念。而对于一所刚搬进新校区的范湖小学来说,校园文化环境布置又是文化建设的起步阶段,还需要把文化布置中所蕴涵的理念思想逐渐内化到学校的管理和制度中去,落实到师生的思想和行动中去,逐渐内化、丰富和提升,最终化成范湖小学独有的气韵风度,成为范湖小学的师生走出校园而仍被人们一眼辨识出的标识。距此,我们还有很长的路。看到范湖这个名字,我不禁想到启功先生的“行为世范”,又凑上一句“群聚如湖”,若真能如此,范湖小学何止百年,千古流芳亦有可能。